教育不當逼出“被挾持的一代” |
發布日期:2018/3/4 發布者:佚名 共閱57618次 |
“望子成龍”似乎是每個中國家長的基本心愿,因此人們重視對后代的教育,更重視為孩子們鋪設“成長之路”,人人都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提供各種可以“成才”的物質和精神條件。這也出現了最具中國特色的,從幼兒園、小學開始一直到大學,家長們打破頭也要送孩子進“重點”、“名牌”學校的現象。 如今,搶學校還不夠,還得在學校中搶“獎勵”、搶“官位”,真是“可憐天下父母心”。然而,家長們可能沒有想過,如此急功近利的行為,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恐怕只有反作用。 其一,扭曲孩子的意愿。當不當班干部,原本是孩子自己的選擇,以及孩子們對“孩子王”的選擇,與孩子群體之外的家長何干?在家長一廂情愿的督促下,孩子真實的意愿被忽視,不滿或叛逆的心理滋生。以“愛”之名干預孩子的成長,這不是愛而是“錯愛”,不是“愛孩子”而是“愛面子”。 其二,誤導下一代的人生觀、成功觀。成功的人生既非“學而優則仕”,也非“學而優則富”,衡量人生的價值當然不是以官職的高低和財富的多寡論短長。古今中外有許多成功人士(包括偉人和名人)的教子故事,但不曾聽說,他們中的哪一位是靠父母如此幫襯著取得成功的。即便是在推崇個人奮斗的西方社會,家庭和學校教育中也不會給孩子灌輸這樣的“名利觀”。 其三,令純潔的兒童世界摻雜了過多成人社會的“雜質”,使孩子從小就學會“潛規則”和“隱規則”。為了幫助孩子跑到“官”,家長們向老師又是送錢送禮,又是幫忙拉關系,在孩子面前把成人世界的規則演繹得淋漓盡致,一場簡單的學生選舉成了成人“名利關系”的比拼。 曾經有人批評中國的年輕一代是“抱大的一代”,自私、脆弱、張揚;獨生子女是“小皇帝”,不食人間煙火、只知享樂。其實這些孩子們哪里是什么“皇帝”,不過是“兒皇帝”罷了。他們的個性恰恰映照著家長們的偏狹和短視,他們更像是“被挾持的一代”。 【導讀】近日“中國式接孩子”成網絡熱門話題,在全國各地的論壇中,引來眾多網友跟帖熱議。事實上,每到下午放學時間,全國各地小學門口,便會上演“中國式接孩子”,家長們開著二輪、三輪、四輪等各式交通工具,早早就在翹首以待,人群之眾多、秩序之嘈雜彷如集貿市場。本期搖籃說小編和大家一起來探討。 相關閱讀: “放養教育”教育的回歸 誰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 【導讀】每個孩子都是小天才,每個孩子都具備非凡創造力的潛能。爸媽正確的啟發引導將給孩子的創造力發展帶來無限可能。創造力是孩子學習的動力,是孩子重要潛能之一。 論壇熱議: 孩子教育方法大盤點 世界著名教育方法 |
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,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,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。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,文責自負。 ③ 如您因原創、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,請聯系電話:010-57895369。 |
【關閉此頁】 【返回上頁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