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響兒童健康的飲食八誤區 |
發布日期:2018/3/4 發布者:佚名 共閱57732次 |
“我家今天吃大米飯,我不想吃大米飯,就吃方便面。”在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區一家小超市里,一名學生這樣對老板說。 據這位老板介紹,這些學生每天都來買雪糕、飲料、方便面、膨化食品等。“學生最愛吃的小食品是辣味食品。”記者看到超市貨架上放了一排小食品,有牛排王、辣油素肉、鐵板燒魷魚絲等。 對此,內蒙古赤峰市營養師馬鋼提醒說,可樂類飲料所含的某些成分對中小學生的生長發育不利,碳酸飲料對胃酸有中和作用,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,而且酸性物質易導致齲齒,所以白開水是中小學生的最佳飲品。 馬鋼說,孩子可以吃堅果、牛肉干或豆腐干等,少選巧克力、糖果、膨化食品。另外,不在飯前1小時內吃零食。對于“小胖子”,家長要多給他們吃諸如芹菜、韭菜、蘿卜、黃瓜等熱量少的蔬菜,適量配以粗糧,同時,盡量讓孩子遠離油炸、甜品等高熱量食品。 影響兒童健康的飲食八誤區 誤區之一:牛奶+雞蛋的早餐方式 實際上如果早餐沒有谷類食品,像饅頭、面條、稀飯等,就很容易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。另外,牛奶對幼兒來說可以當水喝,家長可以在孩子喝完牛奶后,給孩子喝少量水清潔口腔。 誤區之二:多給孩子吃鈣片補鈣 嬰幼兒體內并不缺鈣,而是缺乏促使鈣被人體吸收的維生素D。與其花高價買鈣片,倒不如進行食補,或是買少量魚肝油滴劑直接滴入孩子口中。 誤區之三:豆制品是蔬菜 實際上,豆制品可看作葷菜,如果孩子光吃肉末豆腐,就會缺乏蔬菜。而西紅柿炒雞蛋則葷蔬搭配適當。 誤區之四:孩子大便干燥需吃香蕉、麻油等 吃這些并不管用,最重要的是養成孩子良好的排便習慣,排便時間要固定。 誤區之五:內臟等于肝臟 內臟對孩子的發育大有裨益,很多家長拼命給孩子吃肝臟,以為這樣就行了。實際上,內臟還包括心、肺、腰,而肝臟內經常存有有害成分,不宜多吃。因此家長應該多給孩子吃些其它內臟。 誤區之六:吃零食有害健康 應該多給孩子吃些零食,補充體內營養成分。特別是身材瘦小的孩子,最好晚飯后就給他們吃零食,一直吃到睡覺前為止。上了小學的孩子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增強發育。 誤區之七:蔬菜削皮吃有營養 其實蔬菜連皮煮湯很有營養,如帶皮煮的蘿卜湯、絲瓜湯。菜葉比菜梗有營養,比如煮青菜湯就很有營養。 誤區之八:幼兒不喜歡吃肉 其實孩子不喜歡吃那種難以咀嚼的肉類,像雞肉、牛肉、羊肉,孩子是喜歡吃那種易咀嚼的肉類,如牛蛙、蝦仁、黃蟮。 老一輩常對小孩說:“多吃點魚,吃魚人會變得更聰明!”這話還真不假,吃魚不但會讓人更聰明,還可以保護心臟血管,甚至會讓人更快樂。 共3頁 1 2 3 下一頁 閱讀全文 |
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,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,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。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,文責自負。 ③ 如您因原創、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,請聯系電話:010-57895369。 |
【關閉此頁】 【返回上頁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