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讓“戰爭”在孩子的心靈投下陰影 |
發布日期:2018/3/4 發布者:佚名 共閱57773次 |
說到“家庭戰爭”,對于我們每一個來說,并不會陌生,只是這種戰爭有的大,有的小,有的硝煙彌漫,有的卻是冷戰。 父母或是長輩間的“家庭戰爭”,最直接的傷害者并不是戰爭的雙方,而是身后淚眼巴巴的孩子。因為孩子夾在其中,規勸哪一方,都顯得那么無能為力。或許只有眼淚才是最好的滅火劑,但有時也是無濟于事。 “家庭戰爭”首先會挫傷孩子快樂的天性,讓孩子性格變得孤辟或者是固執,少年老成,可是這種“成”,卻不是真正的成熟。因為他們不能理解,剛才還有說有笑的一家人,為什么會突然這樣得嚇人,這樣的不講道理,在“家庭戰爭”硝煙彌漫下生活的孩子,大多是不善言辭的,他們的內心是封閉的,交流起來語言生硬,一般很難讓人進入到他們精神世界。 其次“家庭戰爭”會讓孩子對人產生不信任感,對自己的生存環境時時防患。太專注于身外的事,太在意于周圍的人對自己的看法,很明顯這是一種病態的心理,很不利于孩子們健康成長。人間的美好,真情的可貴,對于他們來說,都會在心底問一聲,這是真的嗎?看很多問題,他們都會帶著一種懷疑,帶著一種審視。天長日久,在自己的成長中,他們就會失去很多鍛煉與學習的機會。 直接針對孩子的“家庭戰爭”,對孩子是一種雙重傷害。最直接是的身體受傷害,但更嚴重的是對心理的挫傷,甚至有研究表明,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,用現在的話來說,就是智商與情商都會受到影響。反抗與叛逆的性格,也就是這樣在“戰爭”中“鍛煉”出來的。一天天,一次次“戰火”覆蓋,會把孩子對父母、親人的那種血濃于水的至理親情,漸漸沖淡,孩子在談到父母時,也許最先憶起的不是父母怎樣的含辛茹苦,而是一次次的責罵,一幕幕的掌摑。感恩之情,首先是要讓孩子感受到親切可感的“恩”的源頭,“愛之深,責之切”,切的最高層,不是“戰爭”,而是和平。 不管是父母間發起的對峙型“戰爭”,還是父母針對孩子的侵略性“戰爭”,其實都可以把硝煙隱去,讓溫情浮現。有話好好話,有理好好講,有氣緩緩出,有錯好好改。一時的“戰爭”,對孩子來說,可能就是一生的傷害。 別讓“戰爭”,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陰影。
|
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,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,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。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,文責自負。 ③ 如您因原創、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,請聯系電話:010-57895369。 |
【關閉此頁】 【返回上頁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