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嬰童招商網
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內容

新聞內容

    孩子不懂分享不是品德問題
    發布日期:2018/3/4 發布者:佚名 共閱57708次



    孩子不懂分享不是品德問題

            鄰居家的果果比兒子壯壯小十個月,兩個小朋友的關系很有意思。

            一歲的果果和兩歲的壯壯在一起玩,超不過十分鐘就會有紛爭,起因大多是一個要玩另一個手里的玩具,又死活得不到。

            兩歲的果果來三歲的壯壯家玩,壯壯明確告訴他:“變形金剛是我的寶貝,你不許玩!”但那些不是“寶貝”的玩具,果果可以隨便玩,甚至借回家去。

            四歲的壯壯去三歲的果果家,果果趕緊從廚房找來一個塑料袋,把架子上的小汽車——他的最愛,一股腦兒裝進袋子里,使出渾身力氣往外拖,向媽媽宣布,他要出去玩。而外面正刮著凜冽的西北風。媽媽說:“他就是不想讓壯壯玩這些小汽車。”

            幾乎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時候,拼命護著自己的玩具。有的父母很著急:“我們從來都教他要跟小朋友分享,他怎么就是不聽話呢?”孩子們之間爭搶玩具、食物時,父母的臉上往往會“掛不住”。于是斷言:“現在的孩子真是太自私了!”

            自私?這樣一頂關乎道德人品的大帽子,小小的孩子頂得起嗎?

            還是接著看壯壯和果果的關系是如何往下發展的。

            壯壯快五歲了,果果也剛過四歲生日。兩個小家伙好像一夜之間都變得大方起來,誰借誰的玩具都可以,買來的新玩具兩人一起玩。他們自覺地開始分享,并能感受到分享帶來的快樂。

            這就是成長。三歲前的孩子是不懂得分享,而不是不愿意分享,這不是個道德問題。

            對于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來說,“自私”是正,F象,甚至是通向“分享”的必經之路,他們必須經由心智成長的歷程,才能逐漸領悟、學會“分享”。

            首先,孩子正在建構自我意識,正在邁向獨立。在這個階段,孩子建立“所有權”的概念:我、我的、我的東西。在他們心目中,所有的東西都是“我的”,并沒有意識到別人也有“我的”這種觀點,也不明白為什么要跟別人分享。

            其次,他們尚未掌握“借”與“還”這種概念,不知道“借”出去的物品還能完璧歸趙,而是片面地認為一旦離開手,就意味著丟失。孩子只有確認什么是“我的”,什么屬于自己之后,才能逐漸意識到什么是他人的,把自己跟其他人的物品分開。

            分享意識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孩子要先弄清楚什么是“我的”,什么不是“我的”,而后才能在反復的社交活動中,逐漸體會到分享的快樂。

            但這并不意味著父母就可以不用培養或引導他們的分享意識。只是不要強迫,分享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?梢哉髑蠛⒆拥耐,不要為一個玩具、一塊餅干就給孩子貼上“小氣”、“自私”這樣的標簽。而要理解、接納孩子此刻對于分享私人物品感到困難是正常的現象,耐心等待孩子逐漸成長,讓分享變成一件他心甘情愿的事。

  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   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,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,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。
   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,文責自負。
    ③ 如您因原創、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,請聯系電話:010-57895369。
    關閉此頁】 【返回上頁
  • 網站聲明: 本站只提供信息交易平臺,對具體的交易過程及信息的真實性不承擔任何責任。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!
  • 咨詢熱線:010-57895369 電話:15311002102 微信客服:15311002102   
  • 版權所有:嬰童招商網 【www.yilangdcfreezer.com】CopyRight 2012-2020
  •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欺騙性產品信息 網站備案號:京ICP備16032287號
免费在线日韩av,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,激情视频一区二区,欧美三级日本三级少妇99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