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含飯不咽怎么辦? |
發布日期:2018/3/4 發布者:佚名 共閱57689次 |
寶寶為什么要含飯不咽,父母的錯誤喂養方式是造成寶寶在嘴里含飯的主要原因,聽聽寶寶對媽媽的抗議吧! 抗議一:別讓我再吃了 有些媽媽認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,寶寶已經吃飽了還追著喂,非要再塞進一些,孩子不能下咽當然就不咽了。 抗議二:讓我自己吃吧 寶寶一歲以后就開始學習進食了,多從手抓、勺子胡亂舀開始,很容易弄臟自己和環境,有的媽媽嫌臟,收拾起來太麻煩,不愿意讓寶寶獨立吃飯,索性就一直喂他,剝奪了寶寶獨立進食的權利的同時也剝奪了其吃飯的樂趣,真的是食如嚼蠟嘍! 抗議三:好難吃啊 還有的媽媽可能只顧營養問題而忽視了口感,或者只給寶寶吃糊狀或稀的食物,覺得有利于消化、不用咀嚼又好料理。殊不知,時間常了,孩子就會開始討厭這些食物,可不想吃有拗不過大人,真是難死寶寶啦。 這些做法讓孩子很反感,開始時會將最后一兩口不想吃的飯含在口中不肯下咽,以此來抗拒大人的強迫。久而久之,就形成了含飯的習慣,不含都不成了。
總吃糊狀和稀的食物,會使寶寶因缺少咀嚼而影響到面部肌肉的正常發育。 牙齦發育差,齲齒、蟲牙等都有較大機會發生,有的孩子才三四歲就一口小黑牙了。 影響腸胃和消化道健康,表現為食欲不好、飯量減少,甚至嘔吐,造成厭食等極壞的飲食習慣。 因為缺少咀嚼還會影響寶寶口型的成長。 這樣的孩子多偏瘦、面黃、體重輕等。 在睡覺時也含著飯,熟睡后食物很容易滑入咽喉而發生窒息,甚至造成死亡等嚴重后果。
在壞習慣的形成過程中,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寶寶的性格、心態和氣質等,看看自己都在哪些環節上出了錯吧。 由于缺少獨立吃飯的經歷,總是被告之還太小、不能自己吃的,缺乏自信心就很難免。
媽媽首先先糾正和調整自己在喂養方式和觀念上的偏頗,趕快幫助寶寶戒除壞習慣,重建其對吃飯的信心與熱情,回歸飲食好習慣。 及時看醫生,解決腸胃、消化道問題。 還孩子獨立進食的權利。 不要強迫孩子進餐,可分餐加餐(少吃多餐),按照孩子的年齡需求來喂養,重新建立飲食好習慣。 讓孩子多戶外活動,增加肢體運動、增加熱量的消耗。
還有一種小頑皮,古怪精靈,跟喂養方式無關,不肯正常進餐,養成了很壞的進食習慣。 對付這樣的鬼精靈,媽媽要會耍點手段才行。 當寶寶還不太飽又不肯再吃時,媽媽要下決心糾正,先表明態度:你不吃了我就不喂了,不過在下次開飯之前沒的吃。 當小東西餓了要吃的時要堅持不給他吃(餓兩小時沒問題)。一定要等到正常吃飯時再給他吃。幾次下來,一般會有效。 |
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,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,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。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,文責自負。 ③ 如您因原創、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,請聯系電話:010-57895369。 |
【關閉此頁】 【返回上頁】 |